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今年4月,贵州省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铜仁市督察时发现,铜仁市*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不力,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处理大量清水,无效处理情况突出。督察组通过检查和调阅相关资料数据发现,当地实际处理污水总量,远远大于污水集中收集量,导致用于污水处理的财政资金“打水漂”。初步测算,铜仁市*城区2020年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比重仅为26.9%,而清水占比则高达73.1%。调查发现,花果山污水提升泵站每日有约9600吨混有清水的混合水提升进入漩水湾污水处理厂。漩水湾污水处理厂及扩建工程的设计处理能力只有8万吨/日,2020年以来日均处理水量已达9万吨左右,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大量清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无效处理,降低了进水浓度,增大了处理难度,高额处理费被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