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呵护青山绿水,共创美好生活

新闻动态

司法部公布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2020-12-07 15:08:00 阅读:126
转载自: 作者:

据司法部网站消息,司法部研究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时间截*2020年12月23日。征求意见稿拟取消地方政府部门的复议职责,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行使复议职责。


打造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

行政复议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重要法定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行政复议法制定于1999年,并于2009年和2017年分别对部分条款作了修订,共7章43条。

司法部在关于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评价,这部法律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管辖体制有待完善、工作机制有待优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修改。

征求意见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分为总则、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受理、行政复议审理、行政复议决定、法律责任以及附则,共7章102条。

征求意见稿将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确立为立法目的。为实现这一立法目的,征求意见稿将“具体行政行为”这一学理概念修改为“行政行为”,以便于群众理解,杜绝行政复议机关推诿。同时扩大行政复议范围,将行政裁决、行政赔偿、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等明确列入行政复议范围,对行政争议应收尽收。并且完善“负面清单”,除明确排除的行为外,对其他行政行为都可以申请复议。再有,加强对“红头文件”的监督,规定群众对行政规范性文件都可以提出附带审查申请。

此外,为方便群众申请行政复议、保障群众申请权,征求意见稿建立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制度,进一步明确特殊情形下被申请人的认定规则,将复议期限从60日延长到6个月,规范如何申请行政复议。同时,将轻微行政处罚和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前置范围,使行政复议挺在行政诉讼前面化解更多行政争议,减少群众诉累。

强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责任

征求意见稿的一个亮点是,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对现行“条块结合”的管辖体制作了修改,取消地方政府部门的复议职责,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行使复议职责。同时,相应明确了国务院部门的管辖权限以及保留“条条管辖”体制的特殊情形。

其第三十三条规定,对海关、金融、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等实行以*为主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行政机关,*安全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为了确保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案件,征求意见稿规范了受理条件;增设对行政复议申请的补正制度;完善行政复议推定受理制度,强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责任;对受理后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增设驳回申请制度,并配套监督机制。

对比现行行政复议法,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zui大的变化是新设“行政复议审理”一章,共30条,目的是提升行政复议机关公信力。为此,征求意见稿设计了公开公正、灵活简便的审理程序。

一是规定办案原则上要通过灵活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实现开门办案、阳光复议;二是将调解确立为办案原则,应调尽调,充分利用行政系统内的资源优势从根子上化解行政争议;三是健全行政复议证据规则;四是新设“繁简分流”的审理模式,简案快办、繁案精办,降低群众时间成本;五是规定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听证,且被申请人的负责人应当参加听证;六是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为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供咨询意见;七是完善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的程序和处理方式。

对不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行为将**追责

2020年6月5日,全国政协召开“行政复议法修改”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作主题发言时指出:“这次修法需要始终围绕‘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这一性质定位来设计制度、构建程序,确保大多数行政争议不是通过行政诉讼渠道、更不是通过信访渠道来解决。”

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特别完善了行政复议决定制度。规定未采纳行政复议委员会咨询意见的案件,要经过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经听证的案件,要结合听证笔录作出复议决定。

同时,完善变更决定的适用情形,引导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直接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利益问题,并细化确认违法决定的适用情形,针对新纳入复议范围的行政协议类争议规定相应的决定类型。

为体现高xiao的制度优势,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三十日内审结,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的审限不作延长,使行政复议的审限整体上短于行政诉讼,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快车道”。

再有,增设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及约谈通报制度,强化复议监督效能;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公开制度。

此外,为*行政复议法实施*,征求意见稿将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构不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为**纳入追责范围。同时,增加对拒绝、阻挠行政复议调查取证行为的追责条款,并细化行政复议与纪检监察的衔接机制。

 

上一篇: 新一轮增量空间开启 近3000亿危废处理价值洼地成型
下一篇: 2020第三届全国新型水处理药剂菌剂及健康水产业工程技术高级研讨会
工矿产品、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大数据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