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呵护青山绿水,共创美好生活

新闻动态

工人误开阀门,高温釜内空气混入引发爆燃!山西一新材料公司爆炸事故调查

2025-03-26 09:41:22 阅读:54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 废旧信息  废旧物资  五轮科技


2024年12月17日18时1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胡村镇董村村外养殖区的山西旭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本次事故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36411元。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由于操作人员错误打开放空阀,导致空气进入处于高温、负压状态的蒸馏釜,致使釜内着火,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物理爆炸,爆炸物炸飞视镜,釜内着火物料喷出后引爆厂房内先前泄露的可燃气体,造成厂房内发生化学爆炸。

直接原因分析

根据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现场相关人员的证词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为:事故当天系统的负压在逐渐升高,蒸馏釜内物料的温度也在逐渐升高(具体数据见表1),事故前负责人段××发现真空度为-0.028Mpa 时,釜内温度已经达到 255℃,超过釜内某些组分的燃点温度(如二乙二醇的燃点温度为 229℃)。当段××错误安排操作人员将蒸馏釜的放空阀打开后,蒸馏釜内的高温有机物料与空气接触后发生着火,导致温度、压力急剧上升(变化趋势见图9),蒸馏釜内发生物理爆炸将视镜炸飞,釜内着火物料喷出与厂房内先前外泄的可燃气体接触发生化学爆炸。由于原料储罐与蒸馏釜1相连管道上的阀门未关闭,压力串至原料储罐,导致原料储罐爆炸和着火。

1. 事故发生当天系统压力升高的原因分析:从压力趋势记录上看,16日整天蒸馏釜的压力在-0.085Mpa至-0.081Mpa 之间,17日9时许开始,系统的压力有升高趋势,到17时53分升高到-0.028Mpa。根据现场勘察和询问当天所有在厂人员,了解到造成当天系统压力升高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导致真空泵的效果逐渐变差;第二,17日下午段××安排魏×、马×和孟×疏通转料泵堵塞的管道时,三人将堵塞管道拆下检修,拆开后连接蒸馏釜A管道上的阀门未完全关死,且未加堵盲板,造成系统压力升高。

2. 原料储罐爆炸原因分析:从原料罐到蒸馏釜A的进料管线上的阀门全部处于开启状态,蒸馏釜着火超压后,高温、高压物料串至原料储罐内,导致原料储罐发生物理爆炸。

3. 着火时的化学反应:有机物 CxHyOz 燃烧通式如下,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CxHyOz+(x+y/4-z/2)O2→xCO2+y/2H2O

间接原因分析

1. 违规建设。该公司只有营业执照,无项目立项、安评、环评等其他相关手续;未按要求办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

除工艺流程图外,未见其他设计院相关正式设计资料。现场流程与设计流程不一致,未按照设计流程图设置紧急切断阀或者调节阀;未实现原设计的超温报警功能和超温联锁切断热源功能;所有关键参数远传报警功能均未设置。

2. 违规运行。该企业无操作规程、工艺指标、开车方案等相关资料,现场只一张 A4 纸上手写的开车步骤。系统未配置紧急切断阀,工艺物料管线和设备上未见泄压安全阀(或防爆板);蒸馏釜顶部设置手动放空阀和放空管线,但是放空管线未引出厂房外。

循环水泵无备用泵,且无泵停运后的其他保障措施,如联锁停热源、系统压力高联锁放空、放空管引出厂房外等措施。在询问企业人员和调取历史运行数据中得知:企业蒸馏釜的实际运行温度为 200℃~230℃,导热油实际运行温度为220℃~250℃。经查阅设计图纸,蒸馏釜的设计温度为200℃,工作温度为 150℃~180℃;导热油的设计温度为200℃~220℃,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超温现象。

3. 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该企业生产工艺中,物料的操作温度超过物料的闪点温度,应按照防爆区域管理,该企业安全设施设计、建设不到位,生产区域有非防爆配电箱、非防爆开关柜和非防爆电机;未配置安全报警、连锁设施;现场未配置消防水泵、消防栓等消防设施;蒸馏釜未配置安全泄放装置;封闭厂房内未配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施,未设置强制通风设施;人员未穿戴防静电服和防静电劳保鞋。

4. 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项目操作人员均为非化工专业人员,均无化工生产工作经验,上岗前未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5. 未配置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公司主要负责人段××无专业知识和化工工作经验,未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发生异常工况时判断错误、盲目处置,导致事故发生。

6.安全管理不到位。装置运行前未进行风险辨识和研判,未制定风险管控措施。企业未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未编制应急预案;个体防护用品未发放到位。

上一篇: 以案为鉴!工厂企业安全至关重要!加强员工安全培训!
下一篇: 1死3伤!上海一化工企业突发闪燃事故!
工矿产品、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大数据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