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呵护青山绿水,共创美好生活

新闻动态

以案普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警示系列(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

2025-03-28 09:28:39 阅读:29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 废旧信息  废旧物资  五轮科技


近年来,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防范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我们近期开展“以案普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警示”系列宣传,分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造纸、皮革毛皮羽毛加工、纺织印染5个行业大类,坚持以案示警,发布风险提醒,更好发挥事故警示教育作用,推动提升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典型事故案例


2021年9月1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大辛庄村,延旗羽绒加工厂1人进行污水处理车间浮渣池污泥潜水泵检查作业时发生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6人进入池内进行施救中毒,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700万元


事故单位情况


保定市徐水区延旗羽绒加工厂原名为徐水县延旗羽绒加工厂,于2003年由马某义、田某友、陈某某、田某新、马某运、蒋某某等7人共同投资建厂,经营范围为羽绒加工,共有员工15人,整个厂区由西向东分为办公区、物料储存区、洗毛车间、污水处理车间。


事故发生在污水处理车间浮渣池内。污水处理车间主要包括氧化池、沉淀池、浮渣池、清水池、压泥机、超滤系统。


事故浮渣池长6米、宽3米、高3米,位于地面以下,左上角留有1米见方出入口,事发时池底存有0.3米深污泥;浮渣池内设有1台污泥潜水泵。


事故发生经过


2021年9月11日凌晨2时20分,田某友怀疑污泥潜水泵出现故障,通知污水工马某才关闭压泥机,自己通过浮渣池出入口下到浮渣池内检修污泥潜水泵,并打算同时用水冲洗池底的污泥。


马某才关闭压泥机后,发现田某友进入浮渣池后晕倒在池底。闻讯而来的陈某春、李某峰、王某曙、李某明,陆续进入浮渣池内施救,中毒晕倒。


接到报告的田某新和马某义同时赶到污水浮渣池。田某新认为是因触电导致晕倒,拉闸断电后,和马某义通过浮渣池出入口下到池中,二人下去后中毒晕倒。


9月11日2时30分,王某芝报警。最终田某友、陈某某、田某新、李某明、李某峰和王某曙6人死亡,马某义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事故直接原因


浮渣池内的含水污泥来自洗毛废水及少量生活废水,含水污泥中含有羽毛渣,羽毛中蛋白质含量占78%左右,蛋白质成分氨基酸中存在硫元素和氮元素。含羽毛渣污水污泥在浮渣池内分解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数据分析显示,浮渣池内气体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氨、甲烷。


延旗羽绒加工厂工人违规进入含有毒有害气体的浮渣池进行作业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其他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类似事故时常发生屡屡酿成悲剧


2015年5月31日18时30分左右,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瑞明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在进行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充气管道检修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28万余元。事故直接原因是:公司承租人王某,违章指挥职工进行清淤疏通管道作业,因作业场所存在有毒有害混合气体,致使作业人员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后,组织施救不当,造成事故后果扩大。


2015年10月14日9时30分,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紫裘皮草有限公司1人在清理污水处理车间预曝调节池作业过程中,中毒晕倒,3人进入池中施救,相继晕倒在池中,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9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王某召在清理预曝调节池作业过程中违规操作,未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吸入硫化氢等有毒混合气体后中毒窒息死亡。其他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盲目施救,先后中毒窒息死亡、受伤,导致事故扩大。


2016年3月19日13时20分许,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赤湖皮革园区大洋(漳州)皮业有限公司1名员工进入污水处理站污泥滤液池排除污泥泵故障时,发生气体中毒,另2名员工下池施救也相继中毒,造成3人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覃某连违规指派陈某贤冒险进入滤液池作业,陈某贤因滤液池底部硫化氢、甲烷等气体中毒晕倒死亡。覃某连、刘某民在未配备使用应急救援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先后盲目进入滤液池施救,相继中毒死亡,导致事故扩大。


2019年4月24日20时许,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文兴羽毛加工厂1人进行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清污作业时中毒,2人相继进入施救中毒,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3.6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污水调节池内的污水主要来自羽毛清洗等工艺,清洗产生的污水含有碳、氢、氧、氮或硫等元素的羽毛角质蛋白质和化合物等,污水中羽毛角质蛋白质等发酵、腐败,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宋某权在未进行通风检测、未佩戴防护用品、现场无监护人员的情况下,违规进入含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污水调节池进行清污作业,导致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周某年、石某文在未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未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和救援器材的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事故后果扩大。

上一篇: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丨14起工厂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无小事!
下一篇: 【解读】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工矿产品、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大数据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