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 废旧信息 废旧物资 五轮科技
“碳足迹”是测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也可以说是人类活动在环境中留下的印记,指的是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常以“吨二氧化碳当量”衡量。我们制造和使用的产品,从原料获取、生产加工到使用和最终弃置,都可以纳入碳足迹的衡量体系中。碳足迹可以记录一件衣服从棉花种植到成衣运输,甚至每度电的消耗、每公里行程的奔波、每件商品的流转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让我们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和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产品的碳足迹,就像地球收到的一份“热量账单”。
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清晰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能够让我们清晰地比较不同产品、生活方式或科技方案对气候的影响,帮助识别和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减少“热量账单”的开销。
这张“热量账单”不仅能让我们选择“低热量”的日用产品,也能通过“低消耗”的解决方案激发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当企业开始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时,往往会惊讶地发现,碳排放量较多集中在一些意想不到的环节。例如,电动汽车虽然在使用阶段不产生直接污染,但制造环节会产生隐性污染,尤其是电池生产以及锂、钴、镍等金属的开采和提纯过程会消耗大量能源,也可能引发污染。所以,从碳足迹的角度来看,电池生产在电动车的生命周期碳排放中占比最高,这样的结果会促使企业改进工艺、研发新材料、优化供应链,从而推动电池生产环节和整个电动车行业的科技创新。
量化的碳足迹,也能够通过低碳经济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绿色产业。例如,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可降解材料、生物基塑料、再生材料等获得了发展机会。这些新兴产业恰恰需要更多研发、生产、管理岗位,推动其从低端制造向高技术制造升级。工厂不生产一次性塑料袋,但是可以转向研发其他环境更友好的材料,或为碳足迹更高的材料生产替代品,推广绿色能源、节能设备、清洁技术,也能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已有研究报告表明,绿色产业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大量可持续就业机会。
通过减少碳足迹,也能够提高发展质量。碳足迹力求打破“增长必然伴随污染”的魔咒,证明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完全可以在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生活水平,让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转变为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当降低碳足迹成为性价比之选,绿色发展的齿轮便真正嵌入了经济运行的链条,我们每一个人也会因此拥有更低能耗的生活。
特别申明:“坤茂信息”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由[坤茂信息]整理编辑,非商业用途,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坤茂信息】做删除处理。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