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将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广泛与深远的影响。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政策体系、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节能减排、低碳技术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确保“双碳”目标实现。
(一) 逐步构建和完善“双碳”目标战略的政策体系
在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技术创新方面,政策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政府应该为“双碳”目标战略的推进,制定和构建*层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推进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实施碳排放交易机制,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投融资保障。
一方面,为实现“双碳”目标,政府需要构建自上而下的法律制度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战略的法制顶层设计。另一方面,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化机制,其价格机制是核心,应不断完善碳定价机制,保障碳价水平能在合理区间内运行。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让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引导大量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从根本上提升金融市场对“双碳”目标战略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长足发展。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碳排放
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要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因此,一方面,应从源头调整产业结构,针对碳排放较高的石油化工、电力、煤炭、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用绿色低碳的相关技术和工艺推动节能改造,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有效推动能源科技的创新发展。同时加快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建设,依靠技术进步将现代服务业融入到“双碳”目标战略发展中,促进传统产业向低碳转型,逐步完成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有序脱钩。
(三)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提升清洁化利用程度
能源结构调整是减污降碳zui关键的一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将当前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为主”调整为“非化石能源为主”,通过节能提效、优化能源结构、技术创新三种显性途径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是努力降低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推动煤电与新能源协调互补,推进低碳转型,进一步提高煤炭清洁化利用程度。二是高质量发展非化石能源,进一步加快风能、太阳能和氢能等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速度和推广应用,推进绿色、低碳甚*向零排放转型。
(四) 加快提升节能降碳水平,推动*领域节能减排
降碳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抓手。一是以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促进高碳排放产业脱碳化改造升级。二是*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的制度建设。通过碳交易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进而实现减排成本zui小化。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市场机制在碳市场领域的主导作用将逐步建立。碳市场不仅对中国“双碳”目标发挥重大作用,也将为全*碳减排作出贡献。
(五)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根本动力,也是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指出,“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对低碳零碳负碳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此外,亟须针对近零排放技术、碳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具有较大碳减排潜力的创新技术开展研发工作等,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结语
中国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在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开局之年,只有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重塑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系统性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双碳”目标才能够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