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已经成为环保教育宣传的另一项*。与工业生产相同的是,日常生活也能够产生相当可观的垃圾、污水以及废气污染物;与工业生产所不同的是,强制性政策并不完全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因此,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培养公民环保自觉性,引导公民参与到低碳生活中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也是生态环境部、*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全国妇联携手编制《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的初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提高民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关注生态环境”是一个较大的范畴,无论是关于资源的,还是关于能源的,都被纳入其中。对于日常生活而言,接纳环保知识是理念转变的*步,践行环境保护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贯彻生态价值观的过程。
正如上文所言,环境保护绝不仅仅是不破坏花草树木那么简单,“能源”和“资源”的话题其实有很多可做的文章。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条所提到的几点内容,正是当下一些环境突出矛盾的表现。如今,北方冬季的清洁供暖,全国范围内的餐厨垃圾处置以及电力结构调整的清洁能源*偏移等措施,逐步得到落实。
而在大环境的改变下,居民从节约一度电,少剩一点菜这样的小事出发,也能积少成多,作出自己的环保贡献。
所谓的“绿色消费”,值得注意的*比较宽泛了。现下流行的电子发票、移动支付、共享充电宝、购物环保袋,甚*是二手交易平台等都可以被归属到这个页面中。
自从网购兴起,快递和物流产业飞速受益,包装垃圾成为时尚消费的“附属品”;外卖的出现,更是带起了一波一次性“碗、筷、袋、勺”使用快频节奏,垃圾量暴增;年轻人的消费,总是带着“风”的,商品淘汰率大大提高,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却还跟不上需求……
凡此种种,无不在提醒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环保“套路”也是时候加入到新时代章程中来了。
相比“绿色消费”这个广而深的内涵来说,“低碳出行”这个概念不仅直白,且*是明摆着的“套路”。
当汽车成为居家出行的“常客”后,关于汽车尾气和化石能源消耗的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在倡导绿色生活的小本本上,这种选择基本*是靠自觉。我国通过加大宣传教育,为新能源汽车开放一系列利好,如绿牌、非限行等,无形中加强了这种选择性的引导。
“垃圾分类”,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总被冠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定义。随着“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的启动,“互联网+”东风带来了更多创新模式,重新启航的垃圾分类被注入了澎湃的活力。
在垃圾分类因城施策的探索中,已经有不少城市和地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结出了适用可靠的路径。上海、天津、杭州、南通等,均成为了垃圾分类示范样板。未来,全民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将成为垃圾处置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支撑力。
有人说,人类活动存在的本身*不能杜绝污染的出现。但是,污染产生量可以更大限度地减少,并且在污染物造成环境破坏之前进行无害化工序。显然,这是能够做到的。
秸秆不焚烧,能够获得更有价值的*肥、饲料等资源;禁燃烟花爆竹,减少噪音、空气质量困扰,电子烟花是不错的替代品;化肥农药将被生态种养模式替代,绿色环保可持续……可见,各项环保措施和科研成果已经为公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铺平了道路。
植树造林,参加环保活动,成为环保志愿者,实际上,这样的行动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普遍。更多人,尤其是接受了新一代环保教育的年轻群体,正在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
前段时间在网络走红的“天路捡垃圾少年”,由公益人士或者公益组织发起的“一杯水的约定”、“绿色小先锋”、“益骑植树”、“拯救珠峰”、“环保e族”等等,都见证着“环保”这颗种子开花结果的动人篇章。
另外,“监督举报”是公民被赋予的基本权利,当下环境问题的举报数量快速增长,逐步向“全民监督”的目标靠拢。这也意味着,对于环境保护这件事,公众与政府行动目标有着一致性,有望强势助力当地环保行动顺利开展。
目前,已经有一些地区施行举报奖励制度,强调对举报人身份信息的严格保密,多方面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相信,未来环境监督的参与者将会越来越多,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发出倡议,建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赶快加入“绿色低碳”的行列吧。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