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新格局下,如何处置每年增量高达数十亿吨的建筑垃圾,已成为业界亟需破题的难题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与改造的提速,建筑垃圾污染和垃圾围城问题日益凸显。从存量来看,目前国内建筑垃圾增量每年达到35亿吨左右,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以上。中国过去50年间*少生产了300亿立方米的黏土砖,在未来50年大都会转化成建筑垃圾。据有关部门测算,截*2020年,中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建筑垃圾堆存总量已达到200亿吨左右,增量每年35亿吨左右。
按照建筑垃圾产源地主要分为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建筑施工垃圾以及建材垃圾。建筑物的拆除阶段和新建筑的施工阶段是建筑垃圾的控制关键点,旧建筑拆除以及新建施工占比为58%、36%。根据建筑行业公认数据,每拆除1平方米预计产生1.3吨建筑垃圾;每新建1平方米预计产生0.3吨建筑垃圾。按一万吨的建筑垃圾占地2亩计,目前每年所产生的15亿左右建筑垃圾,一年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将超过30万亩。
由于建筑垃圾包含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混凝土块、废砖、金属、装饰装修等多种废弃物,种类复杂,会给企业的回收处置带来一定难度。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前期研发投入巨大,无论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技术、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等等都需要大量投资。而一个固定的垃圾资源化处理厂,要走环评等审批手续,从立项建设到投运需要*少一两年。
住建部5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各省市也纷纷响应,发布了相关管理办法甚*地方立法。新固废法则将 “建筑垃圾”从固废法中的“生活垃圾”单独分出来,将“建筑垃圾”单独作为一大类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仍处在相对粗放的填埋及堆放阶段。事实上,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资源,经过科学的回收、拆分、筛选、冶炼完全可以变废为宝还原其原始性能,作为再生原料重复使用。但把建筑垃圾转化成合格的、能替代天然砂石料的高品质骨料,再转化成市场认可的产品,是企业面临的zui大挑战。目前每年实际处理的建筑垃圾只有3.5亿吨。
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不足5%,而欧盟*每年资源化率超过90%。建筑垃圾市场受制于资源化产品的消纳问题,使得市场空间的释放相对缓慢。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建筑垃圾年处置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仅有70条左右,小规模处置企业几百家。目前全国35个试点城市,大约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近600个,资源化处理能力达到了每年5.5亿吨。目前PPP商业模式趋向于正规,“政企”合作渠道瞩目打开,将为建筑垃圾处理市场带来更多的市场商机。
2019、2020年为达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国各地将兴建或规划兴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以行业内普遍使用的35元/吨为建筑垃圾运输及处理处置费用为计,2019年该部分行业市场空间近700亿元。到2030年,我国建筑垃圾能够带来的产值将超过3300亿元。受限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本身集中度总体偏低,且“低小散”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质的转变,建筑垃圾“收—运—用”全流程公司值得关注。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