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 废旧信息 废旧物资 五轮科技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经历快速扩张后,当前面临多重挑战。部分地区产能过剩、区域处置能力失衡,叠加需求萎缩、地方财政承压等多重不利因素,使得行业正经历“大考”。
这个曾经飞速奔跑的行业,不得不放缓脚步,却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冷静审视的契机——正如森林需要经历寒冬才能孕育新生,行业的成长同样需要逆境淬炼。如何在挑战中辨明方向、补足短板,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对此深有感触:“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占全球60%以上,但行业对资源化利用的认知仍存在误区。”在他看来,厘清这些误区,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决定着行业能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西双版纳大山深处都建起了现代垃圾焚烧发电厂
“近10年来,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领域的发展应该说非常迅速。到2024年年底,我国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单日处理能力已经超过110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远超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量。另外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占到全球的60%以上。也就是说,世界其他所有地方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规模加起来都比我们小。”徐海云说。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焚烧处理能力占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65%左右。可见,我国已提前实现既定目标。
不仅全球最大处理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在我国,余热利用率较高的高参数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主要在我国,如广州东部(福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9300吨/日)、上海老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9000吨/日) 、深圳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000吨/日)等。“在云南西双版纳海拔2000米的大山深处都建起了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而且采用发电效率较高的高参数锅炉。”他说。
我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高,但统计出来的回收率为何低?
以废纸为例,2022年,我国内地的人均纸消费量约为89.51千克,废纸回收率为54%左右。这两个数据都低于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但这不代表我国对废纸的利用水平低。
徐海云说:“实际上,我国废纸回收利用水平很高,但低消费水平导致难以达到高回收率。”
通俗地说,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国的回收利用技术很高,就像巧妇的手艺好,但老百姓用纸少,产生的可回收利用的废纸量较少,就像米太少,所以回收率从数据上看并不高。假设当垃圾产生量为零时,回收率将降低到零。
他说:“‘用得少’和‘回收率高’是不可兼得的。”
德国人均纸消费量约为240千克/年,接近我国的3倍。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这一数据也明显高于我国内地。与此相对应,这些国家的回收率高于我国,其中德国为77%、美国为67%、日本为81%。
徐海云强调,虽然我国废纸回收率较低,并不代表我国的废纸利用水平低。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或者填埋场中的废纸含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日本不少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纸的含量都达到了40%。我国在这方面的数据明显低于日本。
“废品”“垃圾”分道扬镳,也影响我国生活垃圾回收率
要理解这个看似矛盾的观点,除了认识到低产生量的影响外,还要注意第二个关键点,即统计口径不同。
徐海云说:“我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低也和统计口径有关系。我国内地通常将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物品称为‘废品’,将其余的俗称为垃圾。其中,被称为垃圾的部分由城市环卫部门负责处理,而废品的收运和处理由其他部门负责。因此,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部门统计的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基本不包括废品部分。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统计,2019年,我国塑料制品消费量大约为6800万吨。但在当年这些塑料消费量成为塑料垃圾的量可能要少很多,并不会达到有些专家认为的6300万吨,一部分长寿命周期的工程塑料如管道、门窗等不会成为当年的垃圾。大部分废品通过回收人员流向废旧物资回收站,但却没有作为生活垃圾中被回收利用的部分进行计算。”
在这方面,日本和德国的数据也形成鲜明对比。日本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只有约25%、德国约67%,是不是德国就比日本的回收利用水平高呢?显然不是。实际上,日本与德国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是相当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统计口径不同。
徐海云介绍,德国将大量园林垃圾都列入回收利用这一项,但日本没有;德国还将分出来的可回收垃圾如包装垃圾都统计为回收利用,实际上这部分垃圾大多进入焚烧厂处理。德国的情况可能和国内很多人的想象大相径庭。其垃圾焚烧炉渣量超过25%,焚烧后从炉渣中回收的铁类金属占焚烧垃圾量的2.1%,从炉渣中回收的有色金属量占焚烧垃圾量的0.26%。人们常说国内垃圾分类做得不够好,可与德国相比,国内焚烧生活垃圾炉渣占焚烧垃圾的比例以及焚烧后金属占焚烧量的比例都较低。
因此,徐海云提出:“我国目前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已经很高了,想要进一步挖掘回收利用潜力,就要综合考量代价,考虑是否会得不偿失。虽然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但这只是理念,现实中不可能将所有垃圾都当作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必须考虑成本、时效和需求。比如厨余垃圾是否都要堆肥,堆肥的成本较高,且市场对堆肥的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需要具体分析。”
特别申明:“坤茂信息”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由[坤茂信息]整理编辑,非商业用途,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坤茂信息】做删除处理。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