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版发布在即;2019年生态环境部修订、发布了5项危险废物技术标准、指南;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到《*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稿)》征求意见,这两年危废相关法规和标准动作频频。市场接受度良好,但市场接受力还不足,对危废处置产业未来的走向要做到心中有数。
“云评估”,又一个在疫情中催生出来的作业方式,“不见面”开环评报告评审会。多方联线,视频会议,聚焦*任务,推进gao效环评,目前有不少项目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
尤其是像危废处置这种,既要与时间赛跑,又要确保审批质量,严格、gao效、公平公正的“云评估”少不了。从很大程度上来看,这也是政策重视的结果,并且体现了市场对危废处置的需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版发布在即;2019年生态环境部修订、发布了5项危险废物技术标准、指南;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到《*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稿)》征求意见,这两年危废相关法规和标准动作频频。
政策推动力显而易见,市场接受力又如何呢?
业内认为,我国危废产生量年复合增长率大约在13%~15%左右,而危废处置量年复合增长率大约保持在30%左右,2018年底市场上已经有2100多家企业获得了省级危废处理资质。
这些都证明,市场接受度良好。
但,危废处置本身的准入门槛高是不争的事实。有些企业“吃不饱”,有些企业“吃不下”,有些企业“吃不好”的现象并不罕见,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危险废弃物整体处置水平的提升。
也*是,市场接受力还不足。
业内普遍的观点认为,我国危废处理市场呈现“小散弱”的特点,显著的一个数据*是:行业前10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而大部分企业只能处置5种以下的危险废弃物,处置规模也以中、小型居多。
单一,规模小,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风险高。即使危废处置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也不能忽视竞争中的大浪淘沙规则。
因此,有专家建议,不要盲目扩张产能,要有前瞻性地梳理产业结构,并且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可以体现在6个方面:① 技术竞争力 ② 再生产品竞争力 ③ 跨区域经营竞争力 ④ 抗风险指数竞争力 ⑤ 多元化盈利模式竞争力 ⑥ 智慧、信息化管理竞争力
此外,对危废处置产业未来的走向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大层面来看,“无废城市”建设的7万亿盛宴中,定会有危废的一席之地,短期内产业期待值都不会降低。小细节方面,“浑水摸鱼”的心态不能有,立法从细,执法从严是环保更高要求下的必然选择。
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垃圾分类全国推广,“无废城市”试点启动,环保专项督察持续下沉,网格化监测体系海陆空一体,收运处置“一本账”......危废处置,在面临广阔前景的同时,也有了“方圆”。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